瓷畫 - Hollyhocks 一丈紅



 


這是去年年底研討會的作品,上完研討會後,一直沒有把border完成,直到最近才完工。


 



 



這幅作品則是研討會結束後,為了加深對繪畫技巧的記憶,馬上動工畫的,完成的時間反而比上幅還早。


 


Hollyhocks 是常見的植物,也是國內外畫家常拿來入畫的對象,也許「一丈紅」或「蜀葵」才是國人熟悉的名稱。高高長長的花莖,有著不同的花色,黃色、白色、紫色、紅色等,非常令人喜愛。


非常喜歡唐朝岑參《蜀葵花歌》裡的「昨日一花開,今日一花開;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……」的詩詞,才不過一天的光陰,昨天的花就變老了,莫名的升起一股淡淡哀愁……



 


關於蜀葵的資料,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網站即可找到:


http://www.2010taipeiexpo.tw/ct.asp?xItem=4917&ctNode=1484&mp=3



原產於中國、小亞細亞的蜀葵,雖然為草本植物,但植株高大,花色艷麗,每逢春、夏交接的季節,昂然矗立的高聳花莖,格外引人注目;當紙質的花朵沿著主莖下方逐漸往上綻放開來,形成花柱,修長顯眼,令人驚豔!
蜀葵為錦葵科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。莖直立,植株高可達 12 m 以上。葉片極大,為有裂縫之心臟形,互生,葉脈有明顯皺縮,具細鋸齒緣。花為總狀花序,腋生;單瓣或重瓣,紙質,花瓣有波浪狀皺褶。花朵碩大,花徑 510  cm;花色有粉紅、黃、白、大紅、淡紫等色,花期在 46 月。果實為蒴果,尖錐形,內含種子 1020 粒。


 


《蜀葵》生長逸事錄


蜀葵可於秋、冬季或早春播種,隔年 46 月即可開花,播種前種子可先以水浸泡 1 2 小時後再行栽種,以提高發芽率。栽培環境需日照充足,全日照及半日照皆可,但以全日照較佳;生育適溫為1530 。對土壤要求不高,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為宜。蜀葵因花期較長,所以對肥料的需求較高,除栽培前應於土壤中添加有機肥做為基肥之外,開花期間應再追施速效肥,以提供生長開花需求。此外,因植株高大,需配合立支柱設立,以避免遇風倒伏。
蜀葵的繁殖方法多採用播種法,春、秋季為播種適期,發芽適溫在2025 ;因其為直根系,故宜採直播,或於苗期本葉 23 枚時即需移植,以免傷根。此外,亦可用扦插法或分株法進行繁殖,扦插法是在花期過後將老幹基部萌發的側芽(約 78  cm)剪下,再插於砂土上,放置在陰涼的地方並保持濕度,約 2 週俟發根後再移到光亮處即可;分株法適合於秋季進行,將根冠上分生的嫩枝連根一起切下種植。
在中國的文化歷史中,早在漢初「爾雅」書中即曾提到蜀葵;歷代名家畫作中亦常可見其花影,文人雅士更常以蜀葵為詩詞主題,藉以引喻抒情;唐朝岑參《蜀葵花歌》:「昨日一花開,今日一花開;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。人生不得長少年,莫惜床頭沽酒錢;請君有錢向酒家,君獨不見蜀葵花?」,詩中以蜀葵單朵花壽命只有一天來強調珍惜光陰的重要;明朝才子蔣忠作品:「密葉護繁英,花開夏已深;莫言顏色異,還是向陽心。」,則說明了蜀葵在夏季開花的特性;林占梅:「綠葉扶疎襯曉霞,紅妝搖曳映輕紗。高牆九尺遮難住,留戀遊人是此花。淺紅開?又深紅,設色何如造化工。弱植何曾無勁節,風烘日炙尚凌空。」,由此詩不難體會蜀葵植株的高大和花色深淺的變化。




裱框的 bouquet of roses



 


 


興奮又期待的去裱框店將 Meissen style


bouquet of roses 取回來,框的款式是朋友以及店


老闆建議的,裱好後覺得整體感不錯,家人也說讚!


 


將原本掛在玄關的瓷畫換下來,


掛上這幅新的作品,家的容顏又有了新的變化!


瓷畫 - 藍山雀



 




 


「藍山雀」是鳥類系列作品的第二件,直徑 23.5 公分,高 2 公分。會選擇「藍山雀」當作主角是因為它有著鮮豔的羽毛,是我喜歡的藍色與黃色,還有它停在枝幹的角度幾乎是 45 度,簡直就像在表演特技,不知道需不需要很用力才站得住?累不累?


 


後來查找一些關於「藍山雀」的資料,才發現在中歐的藍山雀必須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見到翌年的春天,不捨之餘畫了這隻藍山雀,這樣它都能在盤子上安然度過每年的冬天!


 


 


以下有關「藍山雀」的資料,引自:


http://blog.roodo.com/mutu/archives/826326.html


 



藍山雀在中部歐洲幾乎是最普遍的留鳥,體型嬌小,只有 9 12重,非常可愛。在可愛外表後面,它們有著令人心疼的生命史。


中部歐洲冬季氣候嚴峻,小型留鳥往往無法通過嚴寒考驗,而享受不到隔年春天溫暖的陽光。由於食物競爭以及體內脂肪儲存有限等因素,藍山雀在秋季就必須花費 90% 的白晝時間覓食;白晝時間更短的冬季,更將全部白晝的時間不停地用在勤奮的覓食工作上。而且在覓食的過程中,還要尋覓當天晚上適合睡覺的小樹洞,等到天一黑,沒有夜視能力的藍山雀就必須儘速躲進樹洞避寒,熬過酷寒漫長的黑夜。破曉後,在能量幾乎耗竭的情形下,必須迅速找到食物來維持代謝需要。然而,一旦晝間覓食不足,小巧的藍山雀就可能因為熱量不夠而在一個寒夜中凍死在樹洞裡。或者,就算飛出樹洞,在來不及找到足夠食物的情形下,掉落在人家的後院,成為貓咪早餐後的點心。


在中部歐洲,藍山雀成鳥的逾冬率只有 30% ,平均壽命只有一年!在普遍性留鳥當中,這都是最低的數字。